[11-2]大數據時代對建模仿真的挑戰與思考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4-10-31 | 【打印】 【關閉】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數據處理與集成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
時間:2014年11月2日下午14:00開始
地點:中科院軟件所五號樓四層大報告廳
報告人:胡曉峰
國防大學信息作戰與指揮訓練教研部副主任、少將
報告題目:大數據時代對建模仿真的挑戰與思考
報告摘要:近兩年來,“大數據”這個詞已經被廣泛提及,但大數據究竟會對科學研究帶來哪些影響,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對受到直接影響的建模仿真領域來說,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報告討論了大數據的重要基本特征,研究了對建模仿真領域帶來的影響,主要包括: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科學研究第四范式能夠成立嗎?大數據給建模仿真帶來哪些挑戰,包括對仿真基本理論的挑戰、對建模方法的挑戰、對仿真方法的挑戰、對仿真平臺的挑戰等。又帶來了那些機遇,包括對仿真結果分析手段的機遇、復雜系統建模仿真有了新出路、智能仿真是否真的可以實現等問題。
嘉賓簡介:
胡曉峰,1957年2月出生,漢族,山東棲霞人。現為國防大學信息作戰與指揮訓練教研部副主任,少將軍銜,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總裝仿真專業組專家、中國系統仿真學會副理事長及智能物聯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軍事運籌學會副理事長等職。長期從事軍事運籌、戰爭模擬訓練系統、信息系統工程等研究及教學工作。先后主持或完成了多項全軍重大專項任務,以及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基金、國防預研、軍委重大專項等國家、軍隊重點科研課題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級或國家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出版了《戰爭工程論》、《戰爭復雜系統仿真分析與實驗》、《戰爭模擬引論》等教材專著10余部,獲解放軍圖書獎1項。獲全軍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發表論文200余篇,被國際三大檢索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