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2012年度研究生畢業典禮所長致辭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2-07-02 | 【打印】 【關閉】
同學們、老師們,
尊敬的各位畢業生的家人們: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2012年度研究生畢業典禮今天隆重舉行。首先,請允許我代表軟件研究所,向今年春季、夏季畢業的36名博士生、95名碩士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畢業生的導師、家人以及為畢業生的培養和成長付出辛勤勞動的各部門職工、其它年級的研究生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還要特別感謝連續第四年全額贊助畢業典禮活動和邀請畢業生家人代表來京觀摩典禮費用的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值此畢業之際,我想通過與大家比較貼近的最近若干年軟件所優秀畢業生事例,說明一下大家今后應該如何定位、如何奮斗和如何成功。
第一個例子,2008屆博士畢業生夏盟佶博士。夏盟佶,男,1981年5月生,2008年在軟件所獲得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博士學位, 同年還獲得2008年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優秀畢業生稱號。2009年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任研究助理,回國后在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現任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目前正在德國馬普學會計算研究所訪問研究。
他在算法和計算復雜性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比如:首次把全息歸約用于證明#P困難性,解決了圖靈獎獲得者Leslie G.Valiant提出的關于匹配線路的問題,并解決了哈佛大學教授Salil P.Vadhan提出的關于受限計數問題復雜性的公開問題等。迄今,他在重要的國際會議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STOC)、IEEE 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FOCS)、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Automata,Languages and Programming(ICALP)、ACM-SIAM Symposium on Discrete Algorithms (SODA)以及國際刊物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和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并得到了包括Leslie G.Valiant在內的許多國際著名學者的引用。
我個人對夏盟佶博士取得上述成績的體會是:(1)選擇國際視野的研究方向;(2)本人堅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個例子,2006屆博士畢業生武延軍博士。武延軍,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現任基礎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操作系統技術研究室負責人,軟件所總體部副主任,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兼信息分會召集人。
200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之后免試推薦到中科院軟件所直博,于2006年獲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工學博士學位,并獲得當年優秀畢業生稱號。之后留所做助理研究員。2007.4-2008.5期間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系做博士后。
回國后參與中科院方向性項目“面向訪問驗證保護級的安全操作系統原型系統研發”,擔任課題副組長。2010年5月起擔任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項目“云計算操作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分課題負責人,2010年1月起“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分課題“方德高可信服務器操作系統關鍵技術與原型系統研究”分課題負責人,2012年1月起擔任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海云環境下的操作系統研究”分課題負責人,并作為核心人員參與“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開源操作系統內核分析和安全性評估”課題。目前已經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多篇,獲得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0余項。2009年獲“北京市科技新星”榮譽稱號。2011年獲中科院軟件所杰出青年人才計劃支持。
我個人對武延軍博士取得上述成績的體會是:(1)注重培養綜合素質;(2)勇挑重擔。
第三個例子,2012屆博士畢業生李立群同學。李立群同學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和國際會議MobiSys 2011(移動計算領域頂級會議)、ICDCS 2009、RTSS 2010(實時系統領域頂級會議)、ICC 2010、IET-WSN 2010(唯一最佳論文)上共發表6篇論文;還投稿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和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期刊,正處于修改復審階段。此外,他還申請發明專利6項,已獲得授權2項。2008、2009年夏季學期分別獲得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三好學生”稱號。
李立群同學能夠發表如此多的高水平論文,顯然也與他在學期間給自己的目標、定位和努力是分不開的。
他們都是研究、工程方面出色的代表。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畢業之際,我希望上述例子能夠給大家一些有益的啟迪,為大家今后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借鑒的方向。老師們千叮嚀、萬囑咐,其實都可以化成一句話:大家畢業以后,按照你自己選擇的最佳模式,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最后,預祝大家今后工作順利、生活幸福、諸事如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