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軟件所召開“云端融合的自然交互設備和工具”項目啟動會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6-11-17 | 【打印】 【關閉】
2016年11月1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云端融合的自然交互設備和工具”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順利舉行。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傅耀威處長、項目主管陳勛,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付廣義處長、邱顯杰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趙琛所長、武斌處長和楊柳副處長,航天科工集團李伯虎院士、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戴國忠研究員、北京理工大學王涌天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波教授、北京大學汪國平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周明全教授、西北工業大學周興社教授、清華大學季向陽教授等領導、項目專家及項目參與成員共計五十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參會人員合影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趙琛所長代表項目承擔單位致歡迎辭,表示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將全力支持本項目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傅耀威處長發表講話,介紹了重點研發計劃的基本情況、管理方案與流程、執行過程中常見問題、牽頭承擔單位與項目負責人的職責與要求、宣傳與監督管理等。付廣義處長祝賀項目啟動,同時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表示將給予項目積極支持,推動項目組順利完成國家重點研發任務。
趙琛所長致辭
傅耀威處長講話
項目負責人田豐研究員就項目總體實施方案進行了匯報后,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就課題目標、研究內容、實施方案、進度安排等具體方案進行了詳細匯報。在聽取項目介紹后,專家們分別為項目和課題的實施方案和技術路線開展質詢和討論,并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意見。
項目負責人田豐做項目介紹
李伯虎院士質詢和討論
在項目組研討會上,全體項目組骨干成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進一步明確了項目和各個課題的具體任務和時間節點,并對未來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給出了應對預案。
自然人機交互作為影響人類生活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顛覆性信息技術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應用價值,據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它將對全球經濟將產生13.3-28.2 萬億美元的影響。在云計算與大數據時代下,教育、辦公、醫療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本項目由中科院軟件所牽頭,整合國內在人機交互領域的優勢力量,聯合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內21家單位。依托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等頂尖研究平臺,囊括全球最大的電子白板廠商(鴻合)、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廠商(聯想)、以及協和醫院、第三軍醫大學、中興健康等在教育、辦公、醫療領域頂尖的應用示范單位,以自然人機交互中多源信息捕獲、感知、認知為主線,突破四項關鍵技術:1)穿戴式高精度、大范圍、多目標動作捕獲及識別;2)大幅面高分辨觸控設備及智能交互;3)非精確交互信息的融合感知計算和一致性呈現;4)云端融合下的海量交互信息理解;建立軟件工具和硬件研發平臺。項目執行期間將推出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樣機和技術,并實現部分量產。在教育、辦公、醫療領域形成規模化的應用示范,解決技術走向應用的瓶頸,搶占技術的制高點,促進我國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