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所“惡意軟件深度分析與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文章來源:綜合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18-02-06 | 【打印】 【關閉】
2018年2月5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軟件所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實驗室主持完成的“惡意軟件深度分析與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項目完成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北京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清華大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科來軟件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包括:蘇璞睿、應凌云、嚴寒冰、錢秀檳、楊軼、李琦、聶眉寧、王繼剛、游浣權、閆佳。
該項目提出了基于硬件模擬的軟件動態分析框架,研制了TCA軟件動態分析平臺,成功研制了10余款惡意軟件檢測與分析產品,并建成了具備日均48萬樣本分析能力的集成分析平臺;提出了基于指令級行為異常的惡意軟件檢測方法,實現了不依賴于具體漏洞特征、不依賴于代碼特征的未知惡意軟件檢測能力;提出了基于數據流追蹤分析的惡意軟件分析方法,提升了惡意軟件機理分析、追蹤溯源等分析能力;研制了面向規模化應用的惡意軟件集成分析處置系統,提升了惡意軟件的檢測、分析與處置效率,該系統已在國家多個機構部署,實現了可滿足國家基礎設施保障需求的惡意軟件監測與預警處置能力。項目成果獲得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國家發明專利30項,軟件著作權54項,研制并頒布標準7項,發表論文64篇。
該項目成果廣泛應用于政務系統、智慧城市基礎網絡、企業網絡、國家網絡基礎設施等不同類型網絡的安全保障中。已在工信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及北京市政務系統,電信、金融、能源、軍工等行業機構,以及百度、神華等知名企業應用,并為APEC會議、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世界田徑錦標賽、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提供安全保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惡意軟件深度分析與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