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所承擔的《人工智能 深度學習算法評估規范》團體標準發布
文章來源:科技處 | 發布時間:2018-08-16 | 【打印】 【關閉】
7月1日,中國首個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標準《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評估規范》(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在“中國人工智能開源軟件發展聯盟”成立大會上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作為召集單位,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作為技術牽頭單位,聯合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計算所等15家產學研單位共同編制。
中國科學院何積豐院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標準二部戴紅主任、中科院軟件所趙琛所長以及國家開發銀行滕光進副局長共同出席標準發布儀式。
深度學習作為一種實現人工智能的技術,正經歷快速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國內國際上深度學習算法評估的標準仍屬空白,制約著技術的應用,不利于深度學習的應用落地和技術發展。深度學習算法評估的標準化有助于統一對深度學習算法的認識,對于深度學習產業生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軟件所薛云志副研究員代表編寫組在會上對標準做出了解讀。《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評估規范》基于深度學習算法可靠性的內外部影響考慮,結合用戶實際的應用場景,給出了一套深度學習算法的可靠性評估指標體系,包含7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其中1級指標包括:算法功能實現的正確性、代碼實現的正確性、目標函數的影響、訓練數據的影響、對抗性樣本的影響、軟件平臺依賴的影響和環境數據的影響。標準中確定的深度學習算法可靠性評估流程包括確定可靠性目標、選擇評估指標、需求階段的評估、設計階段的評估、實現階段的評估、運行階段的評估及得出評估結論等7個活動。標準中最后給出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臉識別算法和順豐科技有限公司的行為檢測算法的可靠性評估實施案例,為標準的實施提供了參考。該標準適用于面向深度學習算法的開發者和使用深度學習算法實現特定需求的用戶方,也適用于對深度學習算法進行可靠性評估的第三方機構。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評估規范》是人工智能領域關于深度學習算法可靠性領域的基礎性標準,對推進國內深度學習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其目標是發現深度學習算法中影響算法可靠性的因素并給出提高算法可靠性的活動建議,從而縮短深度學習算法的研發周期和提高深度學習算法的可靠性,最終目的是提高基于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軟件系統的質量。
媒體報道
3.環球網:中科院軟件所薛云志解讀《中國人工智能開源軟件發展白皮書》
4.中國電子技術與標準化研究院:人工智能 深度學習算法評估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