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顆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一號”發射升空,首個星載App完成首秀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8-11-30 | 【打印】 【關閉】
11月20日7時40分,“天智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顆專門用于驗證軟件定義衛星關鍵技術的新技術試驗衛星,是規劃“天智”系列衛星的首顆技術驗證星,同時也是全球首顆實際開展工程研制并發射的軟件定義衛星。
“天智一號”衛星采用了開放系統架構,其核心是一臺能耗低、計算能力強的小型云計算平臺,有效載荷包括一臺采用計算攝影技術的超分相機和4臺大視場相機,可以上注不同的App,讓衛星完成不同的任務。目前,“天智一號”衛星第一階段在軌測試已完成,衛星狀態良好,載荷工作正常。首個星載App“星箭分離成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獲取了星箭分離時刻圖像;“對地成像”APP按規劃完成在軌試驗驗證,有效獲取了地球表面圖像。接下來,除完成既定的在軌科學技術試驗外,還將擇機上注軟件定義衛星應用創新大賽中的部分優秀作品開展在軌試驗驗證。
“天智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開啟了用軟件定義的方法在航天領域開展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其智能化程度高、開放型系統構架等特色優勢可以將當前衛星研制從“平臺優先”向“載荷優先”轉變的進程再向前推進一代,升級為“算法優先”,將有效推動以硬件資源虛擬化、系統軟件平臺化、應用軟件多樣化的發展,持續豐富天基綜合信息網的內涵,逐步提升空間系統的智能化水平。
“天智”系列衛星允許并鼓勵廣大程序員通過“天智星云”軟件開發平臺為其開發軟件,允許并鼓勵普通大眾通過“追星App”查看衛星狀態,甚至在衛星空閑時指揮其進行“太空拍照”。
發展軟件定義衛星技術的目標是為未來衛星打造一個開源的系統級軟件解決方案(稱為sputnix),解除衛星應用軟件和特定衛星型號之間的綁定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建設航天應用商店。這將有助于催生一大批獨立的衛星軟件公司,從而大幅提高衛星的效費比和智能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