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綠色計算產業聯盟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等協辦的操作系統產業峰會在京成功舉辦。工業與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中科院院士、CCF理事長梅宏等嘉賓出席會議并發表致辭。
會議宣布,國內第一個Linux操作系統根社區——openEuler開源社區理事會正式成立,軟件所作為社區主要貢獻者受邀成為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單位,軟件所研究員武延軍擔任社區理事會的首任理事。

openEuler社區理事會成立
會上,軟件所所長趙琛應邀發表了“開源軟件供應鏈點亮計劃”主題演講,從開源軟件供應鏈的概念出發,闡述了國內開源軟件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方案,總結了“開源軟件供應鏈點亮計劃-暑期2020”的進展,并介紹了“暑期2021”的相關計劃。趙琛、華為副總裁及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openEuler社區理事長江大勇、“開源軟件供應鏈點亮計劃”負責人武延軍、華為歐拉操作系統首席架構師熊偉以及社區導師代表姜寧、吳晟,共同宣布“開源軟件供應鏈點亮計劃-暑期2021”正式啟動。

軟件所所長趙琛發表演講

開源軟件供應鏈點亮計劃-暑期2021啟動儀式
2020年4月起,軟件所與openEuler社區共同主辦了“開源軟件供應鏈點亮計劃-暑期2020”活動,活動以“連通高校學生與開源社區、促進開源文化在高校的傳播、吸引更多高校開發者參與開源”為宗旨,從“學生貢獻、開源社區發展、產業壯大”三個維度化解相關風險,推動開源軟件供應鏈網絡的健康發展。“暑期2021”將在首屆活動的基礎上擴大規模,計劃支持不少于100個開源技術社區、800個項目,吸引超過1000 名海內外高校學生參與,并與更多的科研機構、技術企業、媒體合作,擴大活動及開源社區的影響力,提高成果數量和產出質量。
本次峰會還進行了 “智能基座”openEuler操作系統高校課程啟動儀式。其中,軟件所武延軍團隊與華為合作的操作系統課程,已列入中國科學院大學本科必修課程并在本學期(2020-2021學年秋季學期)正式開課,這是國內高校首次開設基于openEuler操作系統的課程。

“智能基座”openEuler操作系統高校課程啟動儀式
開源軟件作為開發的主要方式,占據了重要的主導地位,而操作系統作為“硬核”基礎,上連應用、下接硬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根基作用。作為國內第一個Linux操作系統根社區,openEuler社區的成立在中國操作系統發展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自2019年12月31日openEuler社區開放以來,已經擁有了3萬社區用戶,2萬多個PR,2000多名社區貢獻者,75個特別興趣組(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openEuler社區致力于打造全產業鏈共享的開源社區,在硬件廠商、基礎軟件廠商、應用軟件廠商、系統開發商、開發者到用戶的全產業鏈之間,形成產業正循環,打造商業可閉環的良性生態系統,從而持續、高效地創新。
自openEuler社區策劃和啟動以來,軟件所智能軟件研究中心武延軍團隊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共牽頭主導了包括樹莓派、ROS、RISC-V等7個SIG組,數量僅次于華為公司位居第二,先后完成了openEuler操作系統向樹莓派的移植,大幅降低了其使用門檻,極大促進了openEuler的使用與推廣;率先完成了openEuler向RISC-V的移植,支持開放指令集處理器架構;完成了機器人操作系統ROS的移植適配,為openEuler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同時,為openEuler提供了權威的第三方軟件倉庫基礎設施oepkgs。

操作系統產業峰會現場展出的軟件所相關成果
開源之路任重道遠,軟件所“開源軟件供應鏈點亮計劃”以及各項成果和貢獻,推動了開源社區的繁榮和發展、技術創新與迭代,加速了國內操作系統開源軟件生態的成長,以及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