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所舉辦2021年度學術年會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9-10 | 【打印】 【關閉】
9月8日,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舉辦了2021年度學術年會。本次會議采用了現場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軟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林惠民院士,黨委書記、副所長操云甫以及所內外專家學者共150余人參加了現場會議,350余人觀看了直播活動。大會由程序委員會主席、軟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研究員魏峻及并行軟件與計算科學實驗室研究員李會元主持。
操云甫首先對軟件所學術委員會、大會組委會的辛勤付出以及特邀報告人為年會帶來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他表示,學術年會自2016年起,秉承“弘揚科學精神、促進學術交流、活躍研究氣氛”的宗旨,已成功舉辦了5屆,已成為研究所學術交流的品牌活動,對研究所開展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創建純正濃厚的研究氛圍、促進部門間協作溝通、托舉青年人才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研究所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做出了重要貢獻,為青年科研骨干提供了學術舞臺。今年正值“十四五”開局之年,希望學術年會在“十四五”期間能夠辦的更好,更有力地促進研究所的科技創新工作,開啟新的學術盛宴。
林惠民院士為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天基綜合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頒發了學術年會最佳組織獎。本次大會共征集到來自軟件所院青促會、所杰青、所優青成員在內的廣大科研人員科研成果投稿95份,大會組委會及各實驗室/中心擇優選出87份成果以海報形式公開展出。為進一步宣傳研究所學術成果,大會組委會在投稿中推薦了33項代表性成果進行視頻介紹,并設立10項優秀海報獎。
此次學術年會特別邀請了王懷民院士和金芝教授分別作了題為“云際計算”、“基于環境建模的需求工程方法”的大會特邀報告。此外,軟件所研究員蔡少偉、韓先培受邀分別作題為“Deep Cooperation of CDCL and Local Search for SAT”、“Rethinking PLMs as KG: 大規模預訓練語言模型作為知識庫的反思”的報告。
在學術報告環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李楊佳、軟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副研究員劉杰、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實驗室副研究員陳隆、天基綜合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王鵬、人機交互技術與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副研究員何小偉、智能軟件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玲、并行軟件與計算科學實驗室研究員馬菲菲、互聯網軟件技術實驗室副研究員石琳分別作大會報告。
會議最后表彰了十項優秀海報獎成果,分別為:互聯網軟件技術實驗室成果“貓頭鷹眼:通過視覺理解發現界面顯示缺陷”、智能軟件研究中心成果“鴻蒙操作系統組件工具鏈支撐和內容生態建設”、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果“廣域粘性不可壓縮SPH流體仿真”、天基綜合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成果“軟件定義衛星智能姿控研究”、軟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成果“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指標在線計算技術與系統”、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實驗室成果“基于覆蓋率審計的模糊測試優化”、并行軟件與計算科學實驗室成果“基于圖神經網絡的偽布爾問題可滿足性學習”、人機交互技術與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成果“Enhancing Emotional Experience by Building Emotional Virtual Characters in VR Volleyball Games”、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果“ReDoSHunter: A Combined Static and Dynamic Approach for Regular Expression DoS Detection”、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果“離散系統的可達-規避集合內逼近”。
會議期間,大會還進行了海報展覽和交流。
操云甫書記致辭
魏峻研究員主持大會
李會元研究員主持大會
林惠民院士為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頒發最佳組織獎
林惠民院士為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頒發最佳組織獎
林惠民院士為天基綜合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頒發最佳組織獎
王懷民院士作報告
金芝教授作報告
蔡少偉研究員作報告
韓先培研究員作報告
大會報告
大會報告
為優秀海報獎頒獎
為優秀海報獎頒獎
88項成果海報展: http://www.is.cas.cn/ztzl2016/2021xsnh/2021hbzs/
33項成果視頻展: https://space.bilibili.com/578074510/channel/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