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所舉辦2023年學術年會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9-22 | 【打印】 【關閉】
9月19日,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2023年學術年會在軟件園區舉辦。軟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林惠民院士、所長趙琛、副所長鐘華出席大會,所內外專家學者、師生共計兩百余人通過線下或線上方式參加了學術年會。大會特邀報告環節由程序委員會主席王青研究員和丁治明研究員主持。
趙琛向大會致辭,祝賀學術年會順利召開。他說,自2016年林惠民院士發起軟件所的學術年會,今年已經是第八屆學術年會。過去幾年,雖然有疫情,我們仍然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組織學術年會,學術年會已經成為研究所的良好傳統。
軟件所一直努力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緊扣國家重大需求,并通過機制體制的改革創新,推動基礎研究和高技術攻關的有效銜接。當前,正按照2023年夏季黨組擴大會議精神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把全所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搶占科技制高點這一核心任務上來。
今年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回信中特別強調了弘揚科學精神,而“弘揚科學精神、促進學術交流、活躍研究氣氛”不僅是軟件所學術年會的宗旨,也一直是軟件所中心工作的指導思想。在軟件所營造踏踏實實做學問的氛圍,在重大科技任務組織實施全過程中弘揚科學精神,從而為落實總書記“弘揚科學精神”和“兩加快一努力”的要求,作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有的貢獻,這也是舉辦軟件所學術年會的深遠意義。
本次學術年會特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魏奉思院士和華東師范大學周傲英教授。魏奉思作了題為《<建設“數字空間”、打造“空間大腦”重大科技工程建議>的一些思考》的報告,周傲英報告題目為《數據賦能:從數據庫到數據中臺》。軟件所人機交互技術與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田豐研究員、天基綜合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徐帆江研究員受邀分別作了題為《智能時代的人機交互》、《光學智能計算研究進展》的特邀報告。
大會下午內容是軟件所不同實驗室帶來的八個學術成果分享報告,包括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詹博華、天基綜合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劉帥軍、智能博弈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劉哲、集成創新中心助理研究員楊玉寬、時空數據管理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張碩、軟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助理研究員高鈺、智能軟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珩和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實驗室副研究員白琨鵬。
本次學術年會收到投稿95份,以電子海報的形式在軟件所官網展出,其中86份入選“學術年會成果展”在線下展出。大會委員會還評選出30項優秀海報,以視頻講解形式在嗶哩嗶哩平臺賬號“軟件研究所”展示。
軟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天基綜合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榮獲2023年學術年會“最佳組織獎”,林惠民院士為部門頒獎。會上還表彰了30項獲“優秀海報獎”的科研成果,王青和丁治明為獲獎團隊頒發榮譽證書。
會議期間,現場參會人員進行了“學術年會成果展”的海報參觀和學術交流。
會議現場
趙琛致辭
魏奉思作特邀報告
周傲英作特邀報告
田豐作特邀報告
徐帆江作特邀報告
林惠民頒發“最佳組織獎”
學術成果分享報告
王青、丁治明頒發“優秀海報獎”